燭影搖曳的廂房內(nèi),古暖暖纖長的手指輕輕撥動琴弦。她的指甲泛著淡粉光澤,隨著指尖流轉(zhuǎn),琴聲如流水般漫溢。窗外夜色沉沉,唯有屋內(nèi)一盞青銅燭臺映照著她側(cè)垂的眉眼,睫毛在頰畔投下細(xì)碎的陰影。
江塵御倚在廊柱上,劍鞘垂落的流蘇隨著夜風(fēng)輕晃。他聽見那琴聲漸轉(zhuǎn)婉轉(zhuǎn),似有千鈞情意暗藏。忽地琴弦陡然繃緊,發(fā)出一聲清越的顫音,緊接著便是錯落的急促音節(jié),如同暴雨擊打荷葉。他心頭一凜,不自覺握緊了腰間佩劍。
一、紅燭夜的琴與劍古暖暖素來以琴技聞名江湖,但她指尖流淌的不僅有琴聲。當(dāng)她彈奏至廣陵散第二段時,指尖微不可察的頓挫間,已有三枚細(xì)針釘在窗外暗處。江塵御瞳孔微縮,他認(rèn)出那是西疆毒手門的獨(dú)門暗器。
燭火忽然劇烈搖晃,暗影中躍出兩條黑衣人。古暖暖不慌不忙,纖指在琴弦上劃出一串清脆音符。剎那間,屋內(nèi)燭臺齊齊炸開,火苗裹挾著火星撲向刺客。江塵御已抽出長劍,劍光如銀河倒瀉,與琴聲交織成一張密不透風(fēng)的光網(wǎng)。
二、琴弦下的生死局兩人配合得天衣無縫。古暖暖的琴聲時而如春風(fēng)化雨,時而似驚雷霹靂,暗中牽引著戰(zhàn)場節(jié)奏。江塵御的劍法隨音律流轉(zhuǎn),劍鋒所向,總能精準(zhǔn)劈開敵人的破綻。第三名刺客倒下時,燭臺僅余半寸殘蠟。
"承讓。"古暖暖收起琴弓,袖口一縷青絲被劍氣削斷。江塵御正要開口,她已轉(zhuǎn)身走向屏風(fēng),身后錦緞曳地的衣擺在燭光中曳出一尾殘影。
三、錦被下的江湖事屏風(fēng)后傳來衣物窸窣聲,江塵御聽見她低低的笑語:"劍客**不眨眼,卻連燭芯長短都看不清。"話音未落,一只溫?zé)岬氖忠褜⑺滞罂圩?。燭臺轟然傾倒,黑暗瞬間吞沒整間屋子。
床榻搖晃,錦被裹挾著兩具身軀。古暖暖的唇似含著蜜糖,與江塵御交纏時卻帶著辛辣口感。她牙齒輕咬住他的耳垂,指尖沿著胸膛游走,每觸碰到一處疤痕都刻意駐留片刻。江塵御覺察到她掌心微顫,那些疤痕都是當(dāng)年為保全琴譜留下的。
四、晨曦里的江湖路東方泛起魚肚白時,古暖暖已重新梳起青絲。她將琴盒遞到江塵御手中:"此去揚(yáng)州城西三十里,有座白玉祠。"他說不出拒絕的話,因為她眼角未散去的潮紅正印證著昨夜的歡愉。兩人對視一眼,同時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。
燭臺殘灰里埋著半枚銅錢,正面刻著"暖"字。江湖傳言古暖暖琴技通神,卻少有人知她更精于布陣設(shè)局。當(dāng)江塵御踏入白玉祠的剎那,身后傳來熟悉的琴音——只是這次,弦上流淌的不再只是樂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