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25 年的今天,使用 USB Type-C 接口的設備隨處可見。
從手機、平板、電腦,再到小風扇、剃須刀、電動牙刷,這個支持正反插的接口幾乎無處不在。
然而,出門一根線,一個接口搞定一切的理想場景,似乎還并沒有到來。
接下來,本站就來給大家盤一盤 USB Type-C 接口背后,影響我們日常使用體驗的那些“坑”。
一、十年,終于普及
去年年底,隨著歐盟 2022/2380 通用充電器指令的正式實施,所有在歐盟成員國銷售的指定電子產品,必須采用 USB Type-C 充電接口。
隨著 iPhone 16e 的發(fā)布,iPhone 14 和 iPhone SE 3 也全球下架,即便是蘋果也已經放棄了 Lightning 接口,全面擁抱 USB Type-C。
距離首款搭載 USB Type-C 接口的設備 —— 諾基亞 N1 平板發(fā)布已經過去了 10 年時間。
在 2015 年,我們還看到了不少搭載 Type-C 接口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。
十年后的今天,除了上面那些數(shù)碼“大件”,甚至在臺燈、牙刷、剃須刀這些生活電器上,也經常能見到 USB Type-C 接口的身影。
時至今日,如果一款數(shù)碼新品的充電接口并不是 Type-C,那才是一條新聞。
二、這些小東西,怎么充不進電
相信有不少家友,都遇到過將 C2C 數(shù)據(jù)線上述這些小配件的時候,充不進去電,但使用 A2C 就能正常充電的情況。
這其實是因為,這些充不進去電的設備,Type-C 接口的實現(xiàn)并不規(guī)范。
在 USB Type-C 規(guī)范中,CC 引腳的電阻用于插入方向和角色的識別。
主機(Source)端會在 CC1 / CC2 上接上拉電阻 Rp
設備(Sink)端對應需要在 CC1 / CC2 上接下拉電阻 Rd
而傳統(tǒng)的 USB-A 接口根本不存在 CC 引腳,充電協(xié)議的握手都通過 D+/D- 實現(xiàn),自然可以正常充電。
而實現(xiàn)規(guī)范的 USB-C 充電器此時便無法識別到設備,無法正常充電。
當我們遇到這類小設備時,經常還需要備一條 A2C 線和一個A 口充電頭,拖了 Type-C 一線走遍全世界的后腿。
三、看似一樣的接口,并不相同